华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但是使用权给农民,建国后实行了一段时间的集体经济,农民集中生产,记公分,年底交了公粮后,再分配。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家庭责任制,有些地方的集体经济模式保留了下来,皖河农场就是集体经济的产物,但是里面的地划分给农民种植,农民可以将收上来的农作物卖给农场,也可以卖给其他人。

皖河农场属于村一级单位,常住一千多户,人口五千多人,旱田一万多亩,水田五万多亩,在皖江市算得上人均比较多的区域,旱田主要种植棉花、油菜及各种蔬菜,水田就是种植水稻,每年一季。

为了适应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皖河农场也成立自己的合作社,负责收购农场农民种植产品,转手卖给其它企业。社长由农场场长兼任,社里其它人员由社长指认,有点类似公司性质,自负盈亏。

袁开宏,今年五十岁,大腹便便,一脸横肉,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手上盘着三核桃,坐在农场办公室,天太热,大风扇呼呼吹着,可是依然满头大汗。

“大哥,大哥。”

外面传来喊叫声,只见一位长相粗壮,大光头,背心裤衩,脚上拖鞋的男子跑进来。

袁开宏抬抬头,看着跑进来的二弟袁开明,双眼一瞪。

“叫社长,说了多少次,在合作社必须按照职位称呼,咋呼呼的,怎么就不听。”

袁开明端起桌子上大茶缸,咕噜咕噜喝几口。

“好好,社长。”

“什么事情,看你急的。”

“社长,地里黄瓜第一茬已经熟了,大家都在打听价格,你说我们定什么价格好?”

“五毛吧”,袁开宏轻声说道。

这价格一说,袁开明像没听清似的,又问了一次。

“多少?”

“五毛,和去年一样。”

“社长,是不是低了点,去年这价格都有不少人有意见,听说皖江市菜市场都涨到两块一斤,压的太狠,我怕这帮农民不卖给我们。”

“他们敢,尾巴翘上天,我看谁敢到皖河收菜。让老三这几天多撒人,农场各个路段都要安排人,如果有陌生人,打听清楚,如果是收菜的,立马控制住。”

老三,叫袁开天,是农场联防联控队队长,属于农场自立组织,由派出所管理,费用农场出,协助派出所维持地方治安。这个联防队在其它地方已经取缔,但是袁开宏找了派出所所长关系,保留下来,而且让自己三弟当这队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