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号弹簧店,只有郑小曼、陈圆贺,以及一男一女两个雇员。
没有客户。
看到张景走进来,两名雇员叫东家。
郑小曼叫张大哥,叫声又甜又温柔又好听,让张景骨头都轻了二两。
“小曼。”
人家一声又一声张大哥,总叫郑小姐,有种不近人情的感觉,张景客气打招呼,“好久不见,你每天都来这里?”
“每天来大半天时间,”上一次是四天前,也就是接到煤矿定单当,确实好久了,郑小曼认同道,“下午两三点回去。”
郑小曼芳心明许,郑奕住、蔡幼韵不反对,郑钦阳更是连妹夫都叫上了。
张景确定,郑小曼以后肯定是他的人,没跑。
心里这样想,张景了解问,“我给我发多少薪水合适?”
“不用薪水,”郑小曼解释道,“我只是偶尔来,天气不好时,不出门。”
张景了解,午饭时间之前,带郑小曼和陈圆圆返回盛鑫商行总部,在办公室里见到刚刚回来的郑奕住。
“拒绝了,”形象老实的郑奕住,看着张景道,“不允许盛鑫商行,不允许庆国人开办报社。”
“组织游行,让商业停罢,”张景解释道,“软弱换不来平等。”
“胳膊拧不过大腿,”郑奕住打算使用自己的办法,“我明天准备一些银子送过去。”
张景无话可说,每个人的办法不同,或许送银子更好。
在盛鑫商行吃过午饭,使用郑小曼的自行车,张景一个人来到洋人街(叫西方商业街也行)。
经过化学银行门口不停,继续往前走,经过新月人商业聚集的一段街道,外面是居民区。
居民区外面是种植园区域。
本来,所有土地都属于当地人,但因为长期兼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种植园。
真正的农民只有很少很少土地,或者是租地。
这种情况,放在穿越前,如果没有离开过天朝,很难理解。
比如爱尔兰、英国、巴某斯坦、美国、巴西、墨西哥、印度等等,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1900年爪哇也是,普通农民交不起各种杂税,即使能交起,当遇到天灾人祸,农民本能卖土地救急。
长久如此,土地也就被集中了。
心里想得明白,张景打算买一块离城近比较近土地,遇人便打听,却让他以另外一种办法找到。
地主直接在种植园入口插了一块牌子,上书:面积50英亩,出卖,价格面议。
把木牌从泥地里给拔出来,拿着它,沿着种植园门前小路,张景来到院门跟前。
“你好,”站在篱笆门外,张景用阿幕语跟院子里一个双手拎着水桶,白皮肤体型宽胖女人打招呼,“我想了解这块土地价格。”
女人放下手里木制水桶,来到院门跟前,从里面打开篱笆门,说阿幕语道,“我是地主,价格是290元。”
“这个...”价格明显虚高,犹豫一秒张景点头答应,“可以。”
“你为什么同意?”妇人反问,“这个价格别人都说高。”
“你和家人卖掉土地一定是打算回国了,路途遥远,船费昂贵,”张景语气坦然道,“我愿意接受高价,你可以理解为顺手而为的好意,不需要回报。”
“庆国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