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山湾到桂花小学,大约有两华里的路程。

上学了,我们每天都要用自己稚嫩的双脚去丈量这一条路,春秋天会穿上单薄的布鞋,冬天穿上棉鞋,夏天则是光着脚丫。如果下雨,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会穿上雨鞋;像我这样的,无论春夏秋,大部分时候都是打赤脚,冬天下雨的话,才能享受十分娇贵的雨鞋。

就山野小村的条件而言,这条路已经是当时最好的路了,但就是这条最好的路,也充满了艰险和阻隔。

这条路,我一般要分成几段来走:

第一段是从家里到院子边上的水口山,要走两条田坎,穿过古老的竹山湾院子,这是从小就走熟的路,闭着眼睛都能走,除了偶尔有一些垃圾中的杂刺会刺伤或者划破脚板,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一段。但我的新家原来是选在对门的,这段一百多米是多出来的路,我因此对那些迫使我家改变屋场的人多了一些怨言。

第二段是从水口山池塘边出发,翻越对门山与园艺场中间的山梁,到达古老的清江溪边。这一段有两个拦路虎,一是下大雨的时候,老院子与山梁之间的田垄会全部被淹,根本看不到路,只能凭记忆趟水而过;特别田垄中间的水渠上,只有两三根圆木搭成的简易桥,有时甚至就是一根独木桥,大家走起来都是心惊胆战。二是院子对门的那道山梁,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特别陡峭,零零碎碎地铺了一些石头在上面,算不上完全的石板路,因此在下雨下雪的时候总是光溜溜的站不稳脚。在一个冬天,下着大雪,刚好回家的爸爸放心不下,送我过这道山梁,父子俩开始是牵着手慢慢走,后来爸爸看时间不够,干脆背上我,让我提着烤火用的熏箩,想快步通过,却在山梁上摔了一跤,熏箩摔出老远,我穿着臃肿的棉衣倒没什么事,爸爸却因护着我摔得口里都出血了,脸上也挂了花,后来我是怎么走到学校的,怎么也想不起来,脑子里总想着父子俩摔跤的那一刹那。

第三段是沿清江溪走到洪坝,这一段黄泥混着部分碎石的路,可以说是我们上学途中的高速公路,大约有一米来宽,可以尽情地在上面追赶嘻闹,只要注意别摔到旁边的小溪里,即使摔下去也没关系,只要没有下大雨,溪水连膝盖都淹不到,反倒多了一分清凉的乐趣。

第四段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沿清江溪上溯,到新屋里边上的石山角,过石拱桥走大路进校门;二是直接过洪坝,走田间小路到学校侧门。我们一般选择第二种走法,这样走可以节省三五分钟的时间。

在洪坝这儿,大队组织人工修了一个拦河的小坝,将溪水引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灌溉良田。为了分流,坝没有建太高,水一大就基本上全淹了,只留下几块跳石供大家过去,下面是奔涌的水流,要从一个石墩跳到另一个石墩,虽然只要跳两三次就到了对岸,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走田间小路,还有一个危险,由于这个田垄形成的年代比较久远,有些地方於泥比较深,在田里没有庄稼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抄近路直接从水田中间走,经常把脚陷在泥里拔不出来,弄脏衣服倒也罢了,反正大家的衣服都要穿上十天半月才有得换,弄坏了鞋子才是大事,那时候鞋子珍贵,回家铁定要挨骂挨打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