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标行此大礼,李霜天毫不意外。
这本身就算是李霜天的投桃报李。
当然想要吃下这份大礼,也是需要本事的,如果眼前呆着的不是朱标,而是大明朝别的君主。
李霜天根本不会多说半个字。
所谓事对知己者言。
朱元璋雄才伟略,但是从骨子里就是一幅老农民思想。
要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们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且予以改正,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而再往后的大明皇帝……
呵呵。
所以,面对着朱标的诚恳求教。
李霜天也不拿乔,放下手中的毛笔,微微一笑。
“看样子,太子殿下已经算出来其中的弊端了。”
朱标沉重的点了点头。
“只需几代之后,大明朝泰半耕地,尽握于宗室之手。
这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还是我朱家宗室之天下?”
“难不成百年之后,我大明也要重蹈蒙元之覆辙?”
朱标忧心忡忡,疲惫的伸出手揉了揉太阳穴之后,看着李霜天诚恳的说道:
“李先生有所不知,我大明重视宗室,实在是无奈之举。”
“家父淮西起兵,并无兄弟姐妹相助。”
“一路北伐,建朝金陵,朝堂之,势力错综复杂。”
“若不大力启用宗亲,朝堂形势,危如累卵。”
“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
也是此时,朱标初步信任了李霜天的才能。
所以在向李霜天求策之时,把其中的一些想法意图和盘托出。
而李霜天听过之后,心中也是暗自点头。
有些东西,不是看过几本史书之后就能够了解清楚地。
若非有亲历者说清楚前因后果,总也是雾里看花。
就像现在,朱标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储君的极限。
自洪武四年至今,朝堂之,但凡有祭祀之事,都是由朱标代替朱元璋前往的。
一方面的确是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儿子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就像传统的农家父子一样是老幼交接,毫无芥蒂。
而另一方面,则是这对父子对于朝堂淮西一派的安慰和制衡。
朝堂之,当年跟着朱元璋起家的淮西派,个个手握重权。
若任凭他们在朝堂之肆意的发挥影响力,那么其他派系在无出头之日,对于皇权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所以,朱标这个掌握着极大权力的太子,便在父子两人的亲密配合之下,有意无意的成为了淮西派的精神领袖。
一方面让淮西派知道,自己不但是开国元从,还是未来太子的骨干,不至于让这些人产生兔死狗烹的危机感。
另一方面也是用太子制衡,威压这些人,稳固朝堂之的派别平衡。
但是这种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外人终归是外人。
所以自洪武十年之后,朱元璋大肆的启用皇子以及驸马。
把他们安插在各个要害位置。
就是要在朝堂掌握着一个完全放心的,忠于皇室的势力。
这样的平衡帝王术,父子两人用的是炉火纯青。
一直以来也是颇见成效,仿佛有利无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