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二年九月初,大宋都城,已经酉时三刻,秋雨霏霏,汴京城沐浴着雨水的同时,悄悄地隐入昏暗之中。

因为已是傍晚时分,加上细雨绵绵,传说中的繁华汴京并没有夜生活来临的热闹征象,宽阔的御街上行人不多,且都行色匆匆。往北行走,经过御街左转至皇城右掖门,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上,清凉之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在石砖青瓦,花窗飞檐之间,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静。

一栋明显建筑时间不久的府第坐落期间,这便是参知政事王安石的住所。书房中王安石端坐其中,吕惠卿、曾布、章惇、王雱围坐在在周围,似乎讨论某个问题陷入了僵局,此刻这里也显得格外安静。

“大参”吕惠卿打破了沉默:“官家说青苗法暂停实施,可有重启的时间?”

王安石:“没有,官家意思是,我等呈递的青苗法令他已反复思索多次,总觉得其中多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此法关系百姓的衣食需求,须慎之又慎。官家需再诏重臣商议商议。”

“父亲就没有提示官家,这已经是我们多次商议的结果,且父亲在地方任职时的成功施行便是佐证”王雱急忙抢先发问,一脸不可理喻的表情,还夹杂着些许怒气。

王安石轻眯双眼,没有回答,气氛一度陷于尴尬。章惇叹气一声说道:“衙内说的这些官家早已知晓的。”转头向王安石问道:“大参,官家最近是否有接到外地反对青苗法的札子,抑或是富彦国等人的上书?”

王雱听罢,面露厉色大声说:“我早有言,砍韩琦、富弼的头于市,则新法就可实行了!”

王安石立马抬头看向王雱,语气稍重:“我儿说的不对,此等言语不可再说。”王雱低头,似乎不认为有错,王安石摇了摇头,对章惇说道:“没有,官家坦言不是受他人意见所左右,确实是他自己的想法”

众人又陷入沉默。片刻,曾布问道:“大参,法令实施确实要多次商议,慎之又慎。我等主要关心官家变法之心是否动摇,如若反复无常,怕是寒了众人的心”。

未等王安石答复,吕惠卿插上一句:“自从十日之前官家昏厥醒来,好像对政事不太在意了。”

“吉甫慎言!”王安石顿时正襟危坐,朗声回答:“各位安心,官家明言,变法以图民富国强是终生不变的志向,不仅青苗法有其重启之日,其它法令也会逐步实施。时间已晚,各位先回吧”。说罢站起身,众人随之起身,王安石接着说道:“一切事务务必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千万不可因此事产生懈怠。”

众人躬身回复:“是,大参!”

王安石对王雱说道:“我儿代我送一送。”转身走向内屋。

王雱送三人至大门,作揖告别。走不多远吕惠卿回头看王雱已经回屋,突然悠悠一声“参政有未尽之言啊。”其余俩人默然不作声,就此分别散去。

王雱快速回屋来到堂前,没有发现王安石的身影,转身往书房走去,往前走了十来步即刻停住。心中暗自思量:“算了,让爹爹多思考思考吧。”

遂快速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斜倚窗台,窗外细雨已经停歇,参政府里静悄悄。

延和殿里也静悄悄,龙凤香烛仅仅一只在燃烧着,殿门口的太监稍稍踮起脚尖,身体微微前倾,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大宋第六任皇帝赵顼独自一人端坐在案桌处,半张脸隐入阴暗里,另外半张脸在微弱的烛光中平静如水。太监心中默念,已经一个多时辰了啊。

此刻无人知道赵顼在想什么?连赵顼自己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十天之前,在那个2024年的繁华都市因高血压昏厥的他,醒来却已经是大宋皇帝。十天来在这个躯壳里的灵魂无时无刻不想回到未来。这具身体早就好利索了,无法接受现实的灵魂一直假装尚未痊愈,暂停早朝,暂停政务,谁来看望只作清醒状敷衍几句。

直到今天下午王安石拿着制置三司条例司新出台的《常平新法》来请示,也就是青苗法。明知道这是赵顼执政时期争议最大的事情之一,这部青苗法看似合理,实则除了受到反对派的最强烈攻击外,给百姓带来的是灾难,也给王安石和赵顼带来了污点。朝廷前期收入颇丰,后期因各种原因造成各方都成为输家。

或许是出于对赵顼和王安石的同情,或许是为了那即将陷入盘剥的百姓,再或许是已经开始慢慢接受现实。这个未来的灵魂借助赵顼的嘴巴鬼使神猜地宣布暂停青苗法。

现在想的是那个世界的自己到底如何了?

听说赵顼这尊身体十天前也是昏厥了一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