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上。这里,宫殿巍峨耸立,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

街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各国使节、商贾云集,各种奇珍异宝、丝绸香料琳琅满目。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气,尤其是来自远方的香料和药材的气味,令人陶醉。

长安的夜晚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灯火通明,繁星点点,宫灯、街灯、花灯交相辉映,把整个城市装点得如同白昼。

丝竹之声、歌舞之声此起彼伏,人们在灯火辉煌中尽情享受着盛世繁华。

然而,汉朝的边疆确是黄沙漫天,草木稀疏,一片荒凉景象。边疆的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长矛,巡逻在边境线上,警惕着匈奴的侵扰。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勇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保卫家园,保卫汉朝的安宁。

边疆的百姓们生活在困苦之中。他们的房屋简陋,生活用品匮乏,还要时刻面临着匈奴的侵扰。

每当匈奴来袭时,他们就要拿起武器,与士兵们一起抵抗。然而,匈奴的骑兵来去如风,常常让他们防不胜防。因此,边疆的百姓们对匈奴充满了恐惧和怨恨,不知这种生活何时结束。

在长安与边疆之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官道相连。这条官道上,时常有士兵巡逻而过。

他们装备精良,手持长戟,步伐整齐划一,显得威严而庄重。每当他们巡逻时,都会引起百姓们的议论。

“看那些士兵,多威风啊!”一位老者指着巡逻的士兵说道。

“是啊,他们可是保卫我们家园的勇士啊!”旁边的一位年轻人感叹道。

然而,也有一些百姓对士兵们充满了担忧和忧虑。“听说匈奴最近又频繁侵扰边境了,不知道我们的士兵能不能抵挡住啊。”一位妇女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匈奴的骑兵太厉害了,我们的士兵虽然勇敢,但数量毕竟有限啊。”另一位百姓附和道。

这些议论声在长安城内传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匈奴的侵扰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朝廷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汉武帝刘彻的登基,大汉王朝即将迎来了一段崭新的历史篇章。

这位年轻而富有野心的皇帝,目光不仅仅局限于长安城的繁华与安宁,更投向了那片遥远而充满未知的边疆,尤其是那长期威胁着汉朝安宁的匈奴。

面对匈奴日益猖獗的侵扰,汉武帝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长城的防御和零散的边境战斗,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他决心改变汉朝多年来的被动防御策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彻底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早朝上,汉武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向眼下的群臣提出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知众爱卿谁能为寡人分忧啊?”

其中一位臣子向皇帝恭迎地辩解道:“皇上,臣认为现在出击匈奴为时尚早,应当继续采取和亲政策,暗中积续实力,届时再出兵,一举拿下匈奴,使其不再敢南下贪恋汉土!”

汉武帝刘彻不耐烦的向他回复道:“朕每次提起这个事你们都这么答复朕!都是让朕隐忍,朕还要隐忍到什么时候?他们匈奴人怕不是真把我大汉当成了自己的御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朕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见皇上发怒群臣们纷纷低下了头,不敢与皇上对视,生怕将怒气撒在了自己身上。

稍微冷静下来的汉武帝见群臣一个个不敢抬头,便说道:

“瞧瞧你们现在那模样,你们朕是指望不上了,朕倒是有一个想法——联合西域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朕知道大月氏,是一个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域古国,因为匈奴的侵略而被迫西迁,与汉朝虽无直接接壤,却同样饱受匈奴侵扰之苦。如果能与大月氏结成联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将极大地削弱匈奴的力量,甚至有可能一举将其击溃!”

另一位臣子附和道:

“皇上,微臣认为此法可行,只不过这该派谁前往大月氏啊?更何况我们现在对西域那块地方记载非常模糊,而且微臣听说大月氏地处西域的最西边,恐怕难以有人能担此重任啊”

只见汉武帝刘彻抬着头,微微思考了一番

“这自古民间多壮士,朕大汉王朝的疆域之广袤,还不信找不到能担此重任之人,将告示张贴出去,选拔人才,为出使西域做准备!”

在长安城中,一道庄严肃穆的招贤榜赫然立于万众瞩目之下,其文辞激昂,字字铿锵,昭告天下:为联络西域诸国,特别是与匈奴积怨已久的大月氏,共谋抗匈大计,皇帝特此广开才路,招募四方之志士仁人,勇担出使西域之重任。

此榜一出,如春风化雨,激荡起无数热血青年的心潮,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展宏图。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身着朴素官服、面容清秀的年轻人,张骞,他的目光穿透了人群的喧嚣,直抵那面招贤榜。

他深知,这不仅是国家的召唤,更是自己实现抱负、留名青史的绝佳机会。

没有丝毫犹豫,张骞大步上前,揭下了那张沉甸甸的榜单,也揭开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

随后,在人群中的惊乎中,他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前往皇宫觐见汉武帝的路途。

未央宫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汉武帝威严的面容和张骞坚毅的眼神。面试的氛围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