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妮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正儿八经地谈场恋爱,以单纯地、偷偷喜欢一个人而结束。这样的单恋也让史妮在心里上坚持认为,在感情中要多多地为对方付出。

毕业后,史妮回到家乡小城市,在一家报社当编辑,报纸《ⅩⅩ生活周刊》以农村、乡镇及社区人员为受众,内容主要以小城的吃喝玩乐为主,也穿插一些人文、科技和时事在其中,提升报纸的品质。报社规模较小,人员有限直接决定了报纸以周报的形式发行。报社的老总兼总编辑曾在大城市某知名报刊做过新闻记者,后因家庭原因回到家乡小城,内心却总无法割舍对新闻的热爱,于是挂靠在一事业单位名下,自己投资办了这个小型报社。由于是私人创办,无法和官方正统报刊相比,因此主打休闲娱乐、精神生活牌,连受众也是远离中心城区,以期减少竞争。

史妮刚来报到时,报社正在对报纸进行改革,增加更多优质的本土化内容,吸引读者,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史妮正好从报纸的定位、版面设置及选定主题等方面学起,因此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史妮想虽然报社不大,人员少,但工作时间机动灵活,外出采访、采集新闻等让上班时间自由,工资倒是不高,但事少、离家近也还是可以的。记得刚上大学时,一位即将毕业的学姐签了一份报社的工作,让人羡慕不已。自己签的报社虽然没有学姐当初签的好,但能进报社锻炼一下也是不错的。而且史妮每每读到报纸上编辑写的文章就觉得编辑这样的职业很酷,评论时事,洞察敏锐,观点鲜明,还常能做到文采飞扬,史妮想自己经过学习也能下笔如有神助吧。

史妮在报社的第五个年头。她早已能独挡一面,带领小组讨论选题、分工合作充实内容了。但与此同时史妮也隐隐感到纸媒未来的发展充满危机。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订阅数按季度统计不断减少。刚开始,史妮想可能是内容的原因,于是她和同事们在内容编辑上精益求精。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合作单位送报纸时,史妮看到人家办公室桌子上堆放的报纸根本无人问津时,才觉出了根本:人们现在已经不爱读报纸了,手机带来的阅读便利远胜于纸质媒体,小组成员也出过一期专题讨论“低头族”。这样的转变对纸媒的冲击还是挺大的。特别是自己所在的小型报社,本身规模小,缺少政府的扶持,自负盈亏,不思变革很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果然不久后,总编辑就在开会时和大家讨论“可怕的”手机阅读,其中也无不流露些许对纸媒的忧虑。但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状让人担忧,积极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才是正途。于是总编辑亲自外出取经,到BJ、上海等大城市学习媒体的转型发展、互联网以及制作微信订阅号等,以期能让报纸内容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增加阅读量,实现报社的转型。

史妮自认为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当初本以为找了个稳妥的工作,现在才发现前途未卜,看来真的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任何事物都在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如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形势则只能被无情地淘汰,最起码也得被动做出选择,史妮就感觉自己正在陷入难题之中。一方面是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婚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