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大明历代帝王看到这首诗不像诗,词不像词的玩意,个个怒火中烧,却又无力反驳,心里憋屈的很。
其他帝王无意中听到老朱提起清史,顿时兴致大增,急忙搜索天幕上的各种功能。
很快,众人便发现苍穹之上多了一个书库,虽然大部分书籍还没能填充,不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一类的书籍倒是齐全的很。
嘿嘿,果然有不少关于清朝的史料,终于不用依赖弹幕,就可以对着那群辫子龙开喷啦。
众帝王发现了清史的存在,如获至宝……
麻痹的,这群鞑子皇帝的记录可真多,怎么整出这么多史料,玩的挺花呀。
历代帝王瞧着厚实的清朝历史资料边看边骂,又欣喜又绝望。
弹幕上说大清开局成梁孝子,原来努尔哈赤就这么一个货色呀,老朱家帝王看得心花怒放。
直到瞧见皇太极出场,心里渐渐不爽。根据天幕提示,大清初期几位帝王,虽然毁誉参半,有过也有功,总体来说都算得上明君。
大清这群金钱鼠尾的鞑子,槽点都在乾隆之后的帝王,暂且跳过前面几个老登,直奔奇葩而去。
一众人将书籍目录拉到尾部,寻找溥仪的史料,一看一个不吱声。
瞧着似乎比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土木堡要屈辱的多……
麻痹的,又气人又看不懂,什么欧洲美洲,西方列强,船舰利炮,还有一群奇奇怪怪的外国名字,看了个寂寞……
李虎听到众帝王心声,突然意识到是不是得先补充几本浅显易懂的世界历史,工业革命的书籍进来,方便历代帝王理解清朝局势。
天幕下,朱元璋闷声不语,暗中分析目前形势。虽然清史已经在手,要想对付先知全能的鞑子皇帝,还得找几个帮手才行。
老李家立场不稳定,老刘家偶尔也靠不住,倒是老杨家可以争取过来。
至于司马家那群人间之屑,还有挫宋那帮弱鸡,聊胜于无吧。
朱元璋:杨六哥,老夫年纪越大,越发觉得你当初力排众议,斩草除根是件多么明智之事。
弘历:老六别信,朱八八这是有事相求,这才温言软语来哄骗你。
你还不知道吧,老朱家以大隋二世而亡为由,将你移出了帝王庙。
朱棣:我老朱家又不需要大隋做警示,倒是你大清面临着同样的胡汉融合局面,居然不将老杨请回帝王庙。
康熙:老杨,朱扒皮嫌你杀戮太重,这才将你请出帝王庙。殊不知他自己才是那个杀人狂魔,洪武四大案十万人头滚滚。
如此残忍弑杀之人,竟然敢说你刻薄寡恩,对宇文家族做的太绝。
杨广:老朱家、爱新觉家,有话直说,不必兜圈子。
杨坚:又想玩大的是吧,朕得好好观察,以免上了某些人的当。
朱元璋:老杨,咱都是汉族皇帝不说,秦、隋、明三朝帝王没有任何冲突之处,倒是有不少共同之处,同仇敌忾理所当然。
嬴政:秦隋相似,朕可以理解,明朝这事怎么个说法?
朱棣:弹幕里是不是常有暴秦不如强汉的言论?盛唐和强明是不是经常一较高下?
始皇不如汉高、汉武的言论是不是传得沸沸扬扬?汉武、唐宗是不是总是和明祖相提并论,互相拉踩?
李世民:弹幕又不代表帝王本人的观点,老朱家不要强行攀关系。
朱元璋:祖龙、老杨想必深受摘桃论之苦,风评由此被害吧。
朕也时常被后世诋毁毫无功绩,抗元大业坐享其成,还有一个**,貌似也备受摘桃论攻击。
刘邦:朱八八所言非虚,近来朕似乎也经常被人置喙摘桃,原来还有这么多哥们深受其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