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又称“西太后”、“那拉氏”,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以其复杂的政治手腕和奢侈的生活方式而着称,历史上常被称为“妖后”。以下是对慈禧的详细分析:

一、政治生涯

慈禧出生于1835年,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因生育同治皇帝而地位稳固。咸丰帝去世后,同治帝年幼,慈禧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实际掌握了清朝的最高权力。她历经同治、光绪两朝,是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的实际统治者,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

慈禧在政治上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和独裁倾向。她多次发动政变,如辛酉政变中联合 恭亲王奕欣等人发动政变,成功夺权,并开始了其长达数十年的统治生涯。在她的统治下,清朝的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同时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

二、奢侈生活

慈禧的奢侈生活是其被称为“妖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她极度追求个人享受,生活极为奢华 。据史料记载,慈禧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各种奢侈的用品和食物,如每天饮用人乳以保持皮肤细腻柔滑,一年浪费十几万个苹果等。此外,她还喜欢赌博和购买奢侈品,将宫廷中的许多古董作为自己的私人物品。

慈禧的奢侈生活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她的各种特殊癖好上。例如,她如厕时需要宫女口含温水为其湿润厕纸,这种奢侈和讲究令人咋舌。此外,她还喜欢扮成观音照相、出门必定背着黄包、雨天散步不爱撑伞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对奢侈生活的追求。

三、历史影响

慈禧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其政治决策和行为对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一方面维护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她签订的多个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仅割让了大量领土和主权,还使 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

此外,慈禧还试图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戊戌变法中的部分改革方案,但这些改革并未能真正实施或取得成功,反而加剧了清朝内部的矛盾和危机。她的独裁和专横也导致了清朝政治生态的恶化,为清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四、综合评价

慈禧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其政治生涯和奢侈生活都充满了争议和矛盾。她一方面维护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才能和手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因此,对于慈禧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慈禧在清朝历史中,通过参与和主导多次政变,成功夺取并巩固了她的政治权力。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政变包括辛酉政变和戊戌政变。

辛酉政变

时间:1861年(咸丰十一年)

背景:咸丰帝驾崩于热河行宫,遗诏肃顺等八人为辅命大臣,以辅佐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然而,这八位辅命大臣并未能顺利回京辅政,便被两宫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夺权。

过程:

争取太后名分:慈禧首先通过不断争取,获得了太后名分,这是她夺权的第一步。

联合奕欣:慈禧与奕欣一拍即合,奕欣因未能成为托孤大臣而心怀不满,双方共同策划政变。

舆论造势:奕欣暗示大臣董元醇上奏,要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另简亲王辅政,引发肃顺等人的反对,进一步激化矛盾。

布局实施:慈禧和奕欣在军事和政治上进行了周密布局,利用咸丰帝梓宫回京的时机,迅速发动政变。两宫太后先行回京,与奕欣会合,逮捕了毫无防备的肃顺等人。

清算肃顺:政变成功后,慈禧和奕欣立即宣布顾命八大臣的罪状,并处以严厉惩罚,肃顺被斩首,其余大臣或革职或自尽。

结果:慈禧成功夺取政权,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奕欣也被加封为议政王大臣,成为军机大臣的领班。这场政变深刻影响了晚清的走向,标志着慈禧开始长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

戊戌政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