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3年9月9日星期一早上7点15分

香城一高高一十班的教室内。

老实跑完早操,简单吃过早饭的张玮坐回了昨夜自己精心挑选的座位之上。此时,伴随着早自习铃声突然响起,张玮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王诗语也随之迈入教室。

张玮记忆里的印象也因为王老师的到来而激活。

张玮这个高中的语文老师相当的古板严肃,教学方式也十分的朴实无华,就是按着教学大纲,一篇一篇的让学生记忆背诵,同时按照顺序分析每篇文章应该被分析的主旨与感情,符合中国的普通高中生对四十岁已婚高中语文老师的普遍刻板印象。

看上去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或许对于彼时对文学知识还略感兴趣的张玮而言,这样的教学手段确实是乏善可陈。但对于现在只是需要功利提升应试能力的张玮而言却再合适不过了。

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虽然没法提升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上限,但久经沙场考验,是一定能保证学生成绩下限。

在张玮的认知中,提高语文成绩的上限相当困难,既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文学储备,也要求学生有超越常态的人文关怀,相当地依赖主观的感性认知,想要考个好分数,耗时耗力又没谱。

但反过来说,在这门学科上保住下限也不太需要高超的天赋,有十分合理的笨办法让自己努力就能吃到保底。

而这也是张玮未来三年在这门学科上最稳妥的学习方式,不需要贪功冒进,非常稳健且慎重。

所有考试大纲内的课文也好,诗词古文也罢,该背诵背诵该记忆记忆,长期积累下来,那么相对客观的选择题部分自然是能稳当拿下,而主观的阅读理解部分,则在三年中不断训练相关的答题手法,完善答题模板,不求高分只求能顺利拿下基础分数。

最后大作文板块,虽然张玮记不住内容,但当年写作的文体一定是议论文没跑。

所以在三年之中坚持积累各样议论文所需要的理论素材,三年下来,按照固定且精巧的一个格式通过每周的周记练上一篇800-900字的文章,坚持训练,做到驾轻就熟,机械输出。

至于语文老师的对张玮千篇一律的周记模式,喜好也好,厌恶也罢,抱歉,在高考追求保底分数面前,不值一提。

客观性相对较强的题目,保证稳定得分。主观色彩浓厚的题目保证基础得分,此外作文做到无错字,不偏题,即使行文板正朴素措辞不够优美,也绝不兵行险着下险棋,那么基础的40多分是绝对到手的。

一板一眼的方式,不烧脑,够稳健,非常符合张玮的学习风格,且稳稳能保证下限。

朴素稳健,科学合理。而且对于投入入产出比十分不稳定的科目,性价比非常之高。这样只要能让高考时稳稳拿下110分左右,不给张玮拖后腿,绝对够用了。

思路清晰,埋头学习。所有一切计划的执行离不开埋头花大量时间进行苦心地背诵和记忆,那就先从眼前这第一篇磅礴大气的《沁园春·雪》开始吧。

早自习后两节语文课平淡地过去,历史课接着来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