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和煦的午后,吃饱喝足了的徐建华端着从食堂白嫖来的免费咖啡,打着哈欠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金陵教职工食堂的饭真是越来越糊弄了。”,他小声吐槽道。

虽然不怎么好吃,但徐建华还是雷打不动地三顿饭都早早去食堂排队,毕竟是免费的,少吃一顿都觉得亏大了。

作为金陵大学的中级研究员,徐建华领着两万五的高薪,生活理应不用太拮据,更何况这还不算每年学校发的科研成果奖金。

不过自从升上中级之后,他就和妻子一起贷款买了金陵大学附近的房子。一家人一个月去掉房贷满打满算也就剩一万出头可以花了。

自然在平时生活上是能省则省。

例行公事般打开邮箱界面,徐建华看到邮箱最上面有江铭发来的邮件,标题竟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论文。

徐建华微微一笑,点击了下载。

他丝毫不怀疑为什么江铭在这个时间点给他发论文邮件。

在他心里江铭私下里一定非常刻苦努力科研的,不然也不会有如今的水平。

花了一晚上加一上午的时间整理好论文的大纲发给自己讨论是应该的。

如果没发他才要怀疑一下呢。

点开江铭的论文,徐建华心里已经开始思索这篇论文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来讲才能更好地展现自适应矩估计优化的好处。

然而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写的满满当当的论文。

徐建华惊呆了。

这就写好了?

他揉揉眼睛,不信邪地往下翻了好几页,竟然真的完整地写完了,连图都画好了!

速度太恐怖了,这篇论文就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样,就这么呈现在徐建华眼前。

他翻到开头,重新逐字逐句地阅读起这篇论文。

“写得很不错!”,当徐建华意识到自己竟然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已经看过大半了,他竟然除了零星语法错误和词语用法不地道之外没有看出任何问题!

甚至前面说理部分的一些逻辑是徐建华自己都没想到的。

这篇论文即使不改,也已经达到可以发表的标准了。

由于在蓝星最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因此国际著名会议的论文往往都建议使用英文。

对于其他国家和语系的研究员,使用英文遣词造句不可能每一句话都地道,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江铭这篇论文正是用英文写的,标题也言简意赅,《Adam: A Method for Stochastiization》。

Adam,全称Adaptive Momeimation,正是自适应矩估计的意思。

徐建华不禁啧啧称奇,自己原本还想趁着帮江铭修改大纲的时候教教他科技写作的注意事项,没想到完全不用他教,一篇合格的论文已经交到自己手里了。

徐建华把论文的遣词造句稍作修改,便登陆了NIPS的官网投递初稿,论文的一作于通讯作者都给了江铭,二作归林欣然,徐建华自己挂一个小小的三作。

他从不是那种抢拿学生一作的导师,虽然导师是一作在某些实验室里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金陵大学也是考虑这种情况,在奖金评定与晋升等诸多环节,都会将一作是更高级的研究员的情况时,把较低级研究员的二作视同为共同一作。

然而徐建华绝不会这么做,他始终觉得应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篇论文里江铭提供了最初的idea和论文的写作,林欣然提供了实验数据。

虽然这个实验是他指挥林欣然做的,但几个人对论文的贡献程度如何十分明了。

以江铭的水平,他注定会走出校门,走向世界。每一篇高水平的论文,都会是江铭未来的名片。

徐建华觉得自己必须为江铭的未来铺好路,作为江铭的导师他有这个责任。

...

下午,徐建华的办公室。

“我给你打了一下午电话,你小子写了一篇论文就翅膀硬了不接我电话了是吧”,徐建华坐在办公桌前,一阵埋怨江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