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问题是他郭大郎拢来了这小一千号人,真若火并起来,咱们是他的对手?”
孙德崖在自家的书房里踱着步,神色颇有些不满。
孙有禄刚刚才告诉他,郭天叙收拢的那批流民,竟已有近一千人了。
搞这么多人来,他想干什么?想打定远县城么?!
“本身没这么多的,是今日一早,又来了二百多人,多半是青壮。”孙有禄伏在地上,颤颤巍巍地解释,“那时候爷正在和张爷说话,奴婢实在找不到插话的空。”
“你!”孙德崖心中愤怒,一句骂出口了半句,却又忍住,“不干你事,这些人手他张天祐也不晓得,不然早拿来吓唬老爷了!”
百多号青壮,在任何地方的乡间械斗里,都算得上一股决定性的力量了。
在此之前,孙德崖自以为已经比较全面的了解了郭天叙手中有多少人手。
同为定远土豪,虽说业务范围并不挨着,平日里也基本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但孙德崖对于郭子兴手里有多少人,一贯是有个了解的。
郭子兴这一家子,自打上一辈儿开始,就乐意结交些江湖上的豪杰,到了郭子兴这一代,家里也养了百十号好汉。
但说是百十号人,其实真敢动手杀人火并的,不过寥寥十几个,要不然他郭子兴怎么忍得住只在城西边做他那土里刨食的勾当?
前几日乍一听郭家大郎从北边带来了一大批烧香的,倒是着实将孙德也吓了一跳,关键是那时候情报有误,乡里人没见过世面,一见郭大郎带回来的人多,报出了个几千号人的数字。
然则孙德崖到底是老江湖了,他第二日便从家中派了几个精干伶俐的,扮做盐工,去鲁钱河边日夜打望。
几日观察下来,他的心里有了底:郭天叙手底下那群流民里,妇孺不少,瘦弱的居多,总共也不过五六百口人。
这就好办了,按理说,五六百口人里,敢战的多不过五六十号人,敢豁出命去的,更是不会有几个。
更何况无论是郭子兴的佃户们,还是郭天叙手下的流民们,这些人全是庄稼汉,庄稼汉嘛,只要没到了要饿死的关头,没几个愿意搏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地主都得儿子多的原因,家里养的再多打手,真到了抢水、争地、抗税这些要命的事儿头上,愿意为家里的事儿玩命的,终归只有亲父子,连亲戚都不是那么好使。
倒是孙德崖手下的人,看起来更有力一些——虽说他的伙计总共也不过二百多人,但他家里做的生意天生要走南闯北,乱世里的商号嘛,说白了就是土匪,个个手上都是沾过血的,比起那些个连鸡都没杀过几只的乡巴佬,战意可强多了。
如此算来,大家手里都有百多号敢上阵的汉子,半斤对八两,多半是谁也奈何不了谁,既然这样,就没什么好怕的,所以在张天祐今早来谈判时,他才一副强项模样,连一起开盐矿分成的条件都不愿意答应。
可如今,郭天叙手头一下又多出来了二百多人,其中还多是青壮,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里面但凡出现三五个敢玩命的,局势就不利的很了。
孙德崖在书房里转悠了几圈,又坐在了他那圈椅上,揉了揉眉心,道:“多这几个人,也未必就能翻了天去。有禄,你去把如今在家里的,能上阵的都拢了起来,备上百来两银子,真要是火并了,一人发他一小锭。再把大郎叫来,我要去和郭大官人见上一面。”
他的判断并不算错,这正是老江湖人的思维方式。
自古而今,一切械斗都是少数人决定胜负,多数人顺风呐喊,逆风逃窜的局面。
远的不说,就说元末。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元末之时,有一位好汉攻下了徐州,截断南北漕运,开启了红巾大起义的高潮,此人匪号叫做芝麻李,他攻陷徐州,一共用了几个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