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洋笑语盈盈,与他先前严肃的神情截然相反。他又说道:"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里面的每道工序都很困难,比如这"空调"的制冷剂"氨",我也是通过几个研究化学的同学得到的。

"而且还有许多其他零件,都很复杂。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合力制作的这款"空调"还无法投入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改进……

"如果能寻找到一种更容易获得,更便携的能源说不定能改变这一点!"余洋炙热的眼神向另外一侧扫去,带着一种无端的痴迷与期待。

方正则在沉思,在他看来,"空调"这样的机器大规模生产自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那些富绅权贵来说,这种远比"电扇"有效的机器绝对会成为他们的福音。至于能源,这些能用钱买到的东西自然不是问题。

而且,余洋刚才所说的那位外国人居然改进了"三级学院"教授都没有丝毫办法的科学手稿,这人的科学造诣究竟到了何种水平?西欧大陆的那些国家是否已经将"空调"普及了?

余洋这位"民间大人"的办公室仅仅办公区域就有如此多惊喜,那休息区岂不是……

方正借助"魔药学家"出色的眼力,略微扫一眼门与窗分割线右边的休闲区,虽然这样并不礼貌,但他实在抵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而强大的记忆力使他迅速记住了那一片区域。

一张靠椅面朝着窗户的阳光,旁边一张小木桌颇有雅思。其上一盏油灯伫立,油灯旁是一本翻开的科学书籍,由于观察太过潦草,他记不清上面的内容。

而在木椅之后则是一片小的工作区域,瓦斯灯挂在墙壁上,瓦斯管道整齐笔直向外延伸。工作区域的中心一个工作台位于中央,上面是各种工具以及各种图纸。工作台下方靠墙的位置,凌乱的各种"小机器"陈列,方正一眼看出,那些都是一些具备"力学结构"的小机器,远远不能与大型机器相比。

不过,工作台左下方的位置,一片空旷单独被整理开的空间上,一个别具匠心的小型装置倒极具匠心。

方正忍不住再去瞥了一眼,这才看清了那装置。不过,也正是这举动,被余洋尽收眼底。

余洋没有愤怒,反倒是显得平静,甚至眼神中有得意与兴奋流露。他开口道:"这位小弟,你叫什么名字?你似乎对我的研究很感兴趣啊?"

方正发现自己偷窥的行为被抓个正着,也没有慌乱,坦荡说道:"我叫方正,正义的正。"

余洋微笑,随即移步到那台装置旁边,向安然几人介绍起来:"呵呵,小孩子克制不住好奇也实属正常,不过既然你已经发现了,我就给诸位介绍一下吧。

"这个机器,我称为"永动机。"

那片空旷的区域上,名为"永动机"的那台机器一个胸脯大小的轮子悬挂在铁架之上,轮子最外沿的圆周被八等分,上面沿着曲线向中心蜿蜒而去,而其中有水流自顶端向中心流去,而旋转到最底端,中心的水流又由中心向外沿流走。如此,一直保持循环,似乎如同永久的循环般隽永不变。

方正的心随着那转动的轮子一起循环,许久之后才缓缓回味过来。永动……永动,还真是一个好名字。不过,这真的能做到永动吗?从理论上来说,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能量不生不灭,只能转移或者转化,这永动机看起来似乎是永不停止,似乎也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余洋解释道:"我的这款"永动机",是利用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巧妙地利用了机械原理。说起来,只需要"力学"相关内容,就可以完成这个装置了。"

方正手托下巴,思考起来。在他看来,余洋设计的这款"永动机"似乎确实巧妙。当今世界,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严重匮乏,在他印象中,似乎只有"力学"是被系统性提出的,而"热血"等方面则是零零散散还处于"襁褓"阶段,不过这样的比喻倒也不算恰当,因为他们"依葫芦画瓢"经过前人的经验仍然可以造出一些装置出来,但是其中原理还是知之甚少。

"力学"在民产党改革之后,引进了西欧大陆的观点与学术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专业的体系。不过说起来,关于"力学三定律"书上好像说是由三位不同的物理学家依次提出,现在看来,他们可能也是受到了"科学手稿"的启发啊。

至于余洋的"永动机",方正觉得的确独具匠心。他避开了其他能量的转化,但从"力学"角度,这确实是一个好思路。不过对于这"永动机"他还是持怀疑态度,他总觉得考虑太少,而限制于自身知识量还无法理解。

余洋略显遗憾说道:"其实,倘若你们进修了"三级学科"物理学,实际上还是会发现我这台"永动机"的缺陷。

"其实由于系统之内的摩擦,这台机器并不能实现永动。"

方圆此时又忍不住,不觉吐槽道:"又不能永动,那这机器又有什么用,我看,还不如我家里耕地的牛呢。"

余洋听此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可视力超凡的方正则是察觉出他肌肉的细微变化。他已怒不可遏了!

不过也实属正常,任谁被怀疑几年的心血,都会怒火中烧。

余洋不急不慢地推了一下眼镜,微微叹了一口气,露出了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说道:"呵呵,乡野村夫焉知鸿鹄之志?"

余洋用了一句"大夏国"还在时,当时着名文人所用的句子来嘲讽方圆,他料定方圆、方正绝不可能听懂。这是传说中的"文言文",是"翰林学府古代文学解析"的重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