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像内的空间不足够三人容身,倒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只是这里面光线太暗,屋外还有天光,泥像中已漆黑一团,唯从泥像的两只眼中漏进一丝丝毫光。百里轩爬进泥像后,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看见周大昆、梅小山二人模糊的轮廓。“周大哥,梅兄弟,你们一直就住在这山神像里?”“嘘”周大昆小声回道,“天要黑了,不要出声。听说山神像能够避邪,我们住在这里,鬼怪应该不敢来抓我们,但也不能惊动了夜间路过此处的鬼怪。早早睡吧!”一夜无话,第二天日上三竿时,周大昆等三人才爬出泥像,站到庙堂中。百里轩还是一脸沮丧,不言不语。周大昆和梅小山二人,象是认定了百里轩已被家人遗弃,将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高兴。他俩对百里轩很是热情,几乎无话不谈,不但介绍了各自身世,还介绍通川镇上几个名声响亮的豪门旺族和一些势力,甚至介绍起镇上哪些店铺老板乐善好施,哪些刻薄吝啬等等。百里轩听到后来甚感窘迫,面色通红。周大昆、梅小山二人俨然已将他当成了准乞丐,在向他传授乞讨的经验。百里轩的家,在百里坡是个大户人家。父亲百里乐善武功精湛,原是氏族族长,守护一方,家有良田数百亩,佃户百十家,家境殷实,府上佣工下人也有不少。百里轩自出生开始,生活条件就很优越,衣食住行有专人伺候,就是上私塾读书,也有伴童陪读。父母过世以后,百里轩跟着二叔过,生活条件也没有变化。如今突然被人当作乞丐,这对他来说太过突然,心理上还未作好准备,怎能泰然受之?周大昆浓眉大眼,容貌较好,从小父母双亡就沦为乞丐,四处流浪乞讨。梅小山看上去很是单薄,但五官端正。他出生在通川镇上的翠春院里,母亲原是翠春院里的一个梅姓风尘女子,生下梅小山后没有几年就病故了,梅小山这个名字是他母亲给起的,不知道父亲是谁自然就跟了母亲的姓。梅小山四岁那年母亲病亡,因他当时年纪太不能为翠春院干活,被赶出了翠春院,只能沿街乞讨。梅小山被赶出翠春院后,不久便遇上了周大昆,相似的悲惨遭遇,二人同病相怜,倒是一见如故,于是结成同伙一起要饭,互相帮衬照应。二人年小力弱,无所依靠,在镇上乞讨自然没少受欺负。镇上顺通镖局的小少爷周杰,常带着一帮顽童,遇到周大昆、梅小山二人时,往往唤狗撵他俩取乐另外镇上还有几个成年乞丐,偶尔也会无故找他们麻烦。周大昆也知道他们受欺负的原因,老想着多结识几个同伴,人多力量大嘛,或许在镇上乞讨时会自在点。所以当他们发现百里轩时,当然很高兴。梅小山发现百里轩的窘态,忙拽了拽周大昆衣角,阻止他继续大谈乞讨经验。周大昆看了梅小山示意的眼色,又看到百里轩满面通红,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呵呵,小轩兄弟和我们不一样。我和小山得去镇上要点吃的了,顺便也给你要点,你还要去镇上找家人吧,正好我们一起。”百里轩虽然窘迫,但吃饭是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遂顾不得害臊,下意识的伸手探入怀中掏着衣兜。不承想,他一下子掏出了两绽足色纹银,每绽五两。一旁的周大昆、梅小山二人直看得目瞪口呆。周、梅二人从来没拥有过银子,虽然知道那是很多钱,但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二人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周大昆略显失望的说道:“果然是有钱人家少爷,你有这许多钱可以去住店呀?”百里轩是家中的独子,其父母老来得子对他尤为疼爱,不忍心让他从小练武劳累,而让他习文读书。他以前在家的时候,身上很少揣钱,家里什么都不缺,出外游玩,凡看中东西也由一旁的下人付帐买来。这次突然掏出十两银子,他也十分意外。百里轩原本聪慧,自然就想到这钱的来路,那定然是二叔让人放在他身上的,如此一来,自己真的可能被二叔丢弃了。想到这里,百里轩神色一暗,面露悲戚,眼里噙满泪水,根本没听到周大昆问话。“小轩兄弟,”周大昆见百里轩默然流泪,不理自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有钱比没有钱好啊,你还哭什么呢?有了钱你可以去住店,不用和我们住在这破庙里。”百里轩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看着周大昆摇摇头:“我要是真被家人丢弃了,这些钱只能管得一时,用完之后还不是和你们一样?我们走吧,我要买纸笔写求助书札,看看有没有好心人能帮上忙。”“是了,你们有钱人家的小孩,都会读书的,不象我们,什么都不会。”周大昆的语气里带着些许羡慕。三人一起往通川镇走去。百里轩不主动与周大昆、梅小山二人共享银钱,周大昆自不好索取回报,仍与梅小山去乞讨。百里轩买回纸笔,独自在破庙中苦思冥想,为自己编撰一段悲怜曲折的经历。他从家庭背景和住址写起,写他父母老年得子,现已高龄,他与父母出外游玩时不慎走失,又遭歹人拐骗流落至此,可怜父母年事已高犹尝失子之痛,深悔自己懵懂顽皮,致双亲老无所依,罪在不孝等等。按札文格式写了一篇求助书,洋洋洒洒约千余字,言辞虽不太华丽却异常恳切,真情流露。尤其是写老父母痛思爱子,自己顽劣不孝,说的就是世间父慈子孝的至亲之情,句句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加之他书法不赖,一篇求助书札倒也写得有模有样。百里轩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入私熟,记忆力超群,读了不少圣贤书,教书先生都经常对他赞不绝口。他在百里坡更有小神童的美誉,父亲百里乐善以子为荣,对他十分疼爱,指望他日后能考取功名,弃武从文照样也能光宗耀祖。不想百里轩第一次使用读书所学,竟是写这样一纸求助书札。这天,通川镇镇南市集牌坊门口,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一大群人,都在吱吱喳喳议论纷纷。两个商贩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出人群,其中一人对另一人说道:“唉!可惜了。这小孩如此聪颖,札文格式严谨,文笔流畅,丝毫不次于多年寒窗苦读的书生!若不是遭此厄运,将来定会出人头地,做个大官。可惜了哟”“谁说不是呢?真不知道百里坡在哪里。要不然在下定会送他回家与家人团聚,积一份阴德,或许这小孩日后做了大官也不会忘了我等。”另一个接口应道,“唉!我们也只能助他一点钱粮做到心安理得吧。”人群内的事主正是百里轩,其实他在心里,已经接受了被二叔丢弃的事实,日后要靠自己谋生,但他实在拉不下颜面与周大昆、梅小山一起去乞讨,所以就想了这么个主意。当时的社会环境,读书人颇受尊重,也有落魄的书生写这样的札书求助。其性质其实和乞丐没多大区别,但却可以保住尊严,世人不会将他们与乞丐等同视之。百里轩深悉文章要诣,以情动人,这篇札文写得真挚感人,搏得众多路人同情与帮助。写此札文,百里轩一方面指望打探大牛叔,尽管这种希望比较渺茫另一方面,就是要博取路人同情以得到施舍。没想到,他用这种方法在人群中造成的轰动与影响,比他当初在牌坊旁哭泣要大得多,更是有了不少收获。不到一个时辰,路人扔到地面纸书上的铜钱,就数以百计。只是百里坡真是个小地方,没有人知道在哪里。一天下来,百里轩得到路人施舍的铜钱有两吊之多,即二千多文,一吊可换取一两银子。这要是个行业,绝对是个本小利高的行当。傍晚时分,百里轩独自一人返回山神庙,远远就看见周大昆、梅小山二人在庙门前小声交谈。二人见百里轩到来,都住了口。他们看向百里轩的眼神,与昨天大不一样,显然不再将他视作同伴了。“小轩兄弟,你一天就能讨许多钱,应该去住店呀?我和小山几年也讨不到那么多钱的。”周大昆见百里轩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也就不想再和他来往。百里轩见周、梅二人神色异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实他心里早已认定,在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就应该与周、梅二人在一起,最为妥当。所以,听了周大昆颇有逐客之意的话,他也没有离开,只是默不作声的站在那里,一时间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周大昆见状,不好再赶他走,或许对百里轩不与他们共享银钱,心里有气,粗声说道:“哭,哭什么哭!随你便吧,你要跟我们住一起就住一起。”说完扭头爬进庙内。百里轩仍然和周大昆、梅小山一起住在泥像中,只是与他们之间有了隔阂,不似昨日那般融洽。接下来的二十多天里,百里轩在镇南市集和镇北市集不同的地方摆放求助书,寻求路人同情与施舍。一直都没找到大牛叔,短期内,他彻底不指望能打听到家乡的消息了,遂一门心思搏得别人施舍,以养活自己。这些天来,百里轩倒是得了不少钱,全被换成碎银积攒下来。只是,来往通川镇的外地商贩,并不是每天都多,而镇上本地人,一次两次施舍与他,但不会天天施舍。仅第一天施舍铜钱的那位樵夫,他就碰到过好多次,不过那位樵夫还真是心善,每次都会施舍他几个铜板。渐渐的,百里轩这种办法,在人群中造成的影响变小了,获得的施舍,也越来越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