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回到琉璃厂大街,心中仍纠结要不要把刚刚看到的事告诉给牛爷。正当犹豫之时,一位路人走来搭讪:“兄弟,今天雅集堂咋关门了,店主呢?”
“什么!关门了?不可能,雅集堂啥时候关过门。”李寻难以置信地朝雅集堂望去,果然是店门紧闭。
路人见李寻也不知情,只得摇着脑袋转身离开。
生意不怕赔,就怕歇,尤其是古玩行更是如此,聚古斋到底因为何事才忍心关门呢?莫非与牛犇去地下钱庄借钱有关系?
剪不断理还乱,李寻不再纠结这些,他知道当下首要任务是找到吴云山要的玉壶春瓶,只要一周后能按时交货,吴云山一定就不会亏待自己,票子肯定也能给足,到时候先把牛爷的债还了,然后再将聚古斋重新装修,让琉璃厂的左邻右舍高看几分。
李寻回到店内掏出瘦猴给的纸条,小心而急切的抚平展开,只见纸条上写着:金鱼胡同8号王二爷、大栅栏22号孙瞎子、前门大街146号冯鬼子。
李寻看着纸条上的三处地址,沉思数秒,决定采用就近原则先去找大栅栏22号孙瞎子。
大栅栏是与琉璃厂相距很近商业区,它始于元,建于明,盛于清,前后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清中期时,朝廷为了保证商户经营,不被匪徒侵扰,于是,下令设立栅栏进行区域隔离。又因此地商贸频繁、人员密集,所以此处设置的栅栏要比其他地方的更为精巧密集,久而久之,人们称此处为大栅栏。
下午时分,李寻骑车来到了孙瞎子的住所,站在门外敲了半天门,也未见有人应声,弯身锁好自行车后,准备推门进入。
“孙爷,在家吗?我是琉璃厂聚古斋的李寻。”李寻边往里走,边打探院内陈设布局。
这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虽然主体建筑破旧,却十分整洁,门窗也保存完好,好像有精心打扫过一样。
院内最醒目的当属水井旁的青花大水缸,上面居然描绘着双龙戏珠纹饰,看样子应该是晚清的物件。
李寻走上前打算看个仔细,可刚走到水缸旁,口中就忍不住发出连连叹息,原来在大水缸的侧面有两条大冲,不过好在已经用几枚红铜锔钉给箍住了,李寻伸手抚摸着锔钉,手指感觉到凹凸不平,俯下身一看锔钉上面竟然还有錾刻的梅花,不必多想,这手艺定属于老北京梅家。
李寻围着大缸边走边看,无意间脚下踩到一只塑料瓶子,发出“噼啪”的声音。
“谁啊。”一丝苍老的声音传来,沙哑而干枯,好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
“孙爷,是我李寻。”李寻环顾四周寻找声音的出处,最终在东厢房门口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此人正是孙瞎子。
李寻赶忙拎起手中的杏花楼糕点上前弯腰行礼,恭敬地说道:“孙爷,你在家呢,我来看你了,给你带了最爱吃的杏花楼糕点。”
“别那么多礼数啦,我眼神不好看不见”孙瞎子挥了挥干枯的手,示意李寻在自个身旁收音机前的绣墩上坐下。
李寻有些惊愕,心想孙瞎子到底是不是装瞎,刚刚自己与他相距五六米远,他咋知道自己行礼了。难道是因为刚刚脚下踩到的塑料瓶声音惊到了他,他又通过声音判断来了外人。
那么问题又来了,刚刚敲门怎么没有人回应呢,当李寻看到那台海燕牌收音机时,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想必是孙瞎子刚才在听收音机。
“李寻?是琉璃厂李半眼家的孩吧。”孙瞎子撩了撩苍白的发须。
“没错,我和你们家孙宝是同学,他都去国外留学了,我还在这倒腾瓶瓶罐罐,还是宝哥厉害。”李寻笑着恭维孙瞎子,但孙瞎子并不买账,反倒因为李寻的话情绪激动起来,身体变得哆哆嗦嗦。
孙瞎子骂道:“别提那个不孝的东西,他自个跑到美国读书,不要他爹我了,王八犊子。”
“咋又骂起来了,他是王八犊子,你成啥啦,再说了过段时间不就毕业回来了,赶紧喝你的药吧。”孙瞎子的老婆从厢房内走了出来,将手中的一碗热汤药递给孙瞎子。
孙瞎子接过浓稠的汤药,毫不迟疑地一饮而尽,那股子干脆劲比瘦猴喝酒还要痛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