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中今日一早便好不热闹,因为两位皇子的大驾光临。
出了皇城往东北方向不远的地方就是国子监的所在地。
大明有南北两座国子监,其中应天府人数超过了九千,永乐一朝鼎盛时超过了一万,顺天府的人数稍微少些,但是也超过了五千。
虽然现在顺天府是大明的首都,但是论起文化氛围还是应天府更好一些,底蕴在,而且应天府那边气候,百姓的富庶程度都更高,读书的人更多。
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盛况空前。
因为土木堡之战的打败这个盛况退去了好几年,景泰年间才慢慢的恢复。
今日一早,朝堂之上在早朝,两位皇子殿下就出了宫,因为朱见深在内,所以出宫的架势是按照东宫太子规制,整整一百多人的锦衣卫护卫开道。
国子监祭酒林尚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看着得有一百二三十岁的样子,实际就六十出头,他和年纪相近的于谦放一起,仿佛是两代人。
老学究见到朱见深和朱见潾先是行礼,开口说:“承蒙两位殿下莅临,老臣国子监祭酒林尚,老臣行动不便,怕碍了两位殿下的事情,就由国子监司业王章陪着两位殿下吧。”
朱见深看了一眼林尚,又看向了他身边的中年男人王章,那是一个儒雅的男人,书卷气很重,何以见得呢?长得很像他以前高中快要退休的语文老师。
王章带着两人和随从一起走进了国子监,道路的两旁有不少的学子在驻足观看。
其中不少人的脸上都是不忿之色,毕竟在读书人的眼里,他们的父亲朱祁镇可不是好皇帝。
多是敢怒不敢言吧。
王章开口介绍:“两位殿下,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是所有监生们梦寐以求的求学之地,陛下要重开大本堂,所需博士将从国子监中挑选,对于国子监诸位博士来说这也是非常荣幸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博士现在都在等着两位殿下。”
朱见深发现了他的话非常有意思,绝大多数这个词用的很有趣,也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国子监博士都在,他多年的国子监司业,位次仅次于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官职,说话应该不漏汤水,也就意味着故意说给朱见深听,有人不想要这个荣耀。
“王司业,你在国子监多久了。”朱见深问了一句。
“回禀殿下,微臣永乐二十二年,三甲总二百一十二名同进士,外放做过两年官,后就来到了国子监,博士三年,主薄五年,司丞五年,司业位置上已经一十八年了。”
永乐朝最后一届的进士,虽然位次排末尾,但是排末尾那也是进士啊,都是万里挑一。
看年纪也不大,朱见深又多问一句:“王司业几岁中的榜。”
“弱冠之龄。”
二十岁中榜,少年登科。
“国子监中现有博士多少人?”
“各学博士加在一起共三十六人,掌学直教等人过于年轻,怕担不起大本堂之学,所以并未让他们前来觐见二位殿下。”
“来了几人?”朱见深问到了关键问题。
王章略有尴尬的说:“告假数人,来者共二十三人。”
十三个人没来,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些人看态度就是明确的拒绝了成为皇子老师的机会,其余来的人中或许也有差不多心思的,就是胆子没那么大。
果然自己父亲,可不得这些读书人的心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