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刘飞正在家里,抱着个薯片喝着可乐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剧
里面上演的康熙王朝电视剧。
剧中,姚启圣为康熙献策:朝廷平台,当以政略为主,战略为辅,二者结合。朝廷对台湾,应该坚持“三必剿”:
1.郑经等人孤悬海外,早有裂岛为疆,另立皇朝之意,所以一必剿在于“剿其心”;
2.台湾水师所以横行无忌,是因为其水师胜过大清水师,二必剿在于“剿其兵”;
3.台湾荒蛮之地,既缺银又缺粮,无论军需民用,全仰仗与大陆通商,所以这三必剿在于“剿其海陆”。
这其中的“剿其海路”就导致了后来福建沿海“五府十三县一百一十八万”沿海军民通通搬家的原因,也就是著名的“迁界禁海”。
刘飞看着看困意就上来了,睡了过去。
不知道睡了多久,耳边就传来一阵声音,是一个娘娘呛的声音:“王爷王爷,陈大人回来了已经在门口等待召见。”
刘飞迷迷糊糊的醒了醒眼睛,一脸纳闷的想着:这不是刚刚看电视吗?咋还有人喊我王爷呢?想着想着,刘飞心里想着先看看来的什么人,再应对着。对着门外说了一声:“让陈大人去正厅稍后一下,茶点招待好,我稍后就来”
刘飞起床看了看四周都是明代家具和建筑物,来了两个丫鬟打扮的女子上前,服侍着你的穿衣洗簌。洗簌完毕在下人带领下从王爷府花园走了十分钟来到正厅。
来人看到了你,马上起身对你弯腰作揖:“延平王,属下有大事要奏”
刘飞此时才知道了,自己穿越成为了宝岛延平王郑经了。
对面的就是宝岛第一军师陈近南,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哦,陈近南因其卓越的才智和诸葛亮般的风范,被英雄郑成功视为当今卧龙,并授予“咨议参军”之职。郑成功英年早逝后,其子郑经继位,特别器重陈永华,不仅在军国大事上必询问他,更是在自己西征时把宝岛的军政之事都交付陈近南处理。陈近南具有经世之才,长于时务,对台湾建树颇多,特别是在文教方面,他是台湾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他仿照大陆当时的教育体系,在宝岛设立了“县学”、“州学”、“府学”和“国子监”这么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推行强制教育,规定台湾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对于高山族子弟,不仅没有歧视,还特别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设立“小学”(有教无类),并对读书的高山族子弟免去徭役。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将教育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很好地调动了宝岛人民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的传播。
刘飞听着陈近南的汇报:“清朝已经派大臣姚启圣施行一百天要完成迁界禁海,要把福建沿海五府十三县一百多万人口内迁,让我们无法从内陆获取资源,把我们困死在这宝岛之上,看来清庭这次是想完完全全消灭我们了,所以我听到这个消息就马不停蹄的回来禀报这个事情”
听着这个消息,你心里想着这不是电视剧里面上演的一模一样吗?
电视剧到后面就是施琅将军被姚启圣设套给背叛延平王,投靠大清了,然后厉兵秣马把自己给消灭了。
心里想着既然我穿越成为延平王了,就不可能再让大明最后一块宝岛落入清庭蛮夷之手。对手下吩咐即可召集文武,商量应对之策!
不多时殿里来了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分左右两排,但是不像电视剧里面康熙上朝的场景,人家那是上百多位官员,全部站着,在延平王府,官员都是有座位的。看着下面的官员,你对着陈近南道:“军师从内陆归来带来最新消息,清庭蛮夷即将对福建五府十三县一百多万人口进行内迁,一块门板一颗粮食都不会给我们留下,以前我们跟内陆都是一衣带水的,一家人分不开的,在座的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提出商讨一下。”
此时伯父郑泰出席,对你作揖而道:“延平王,我觉得应该派出使者赶赴内陆跟清庭谈判,迁界封海损宝岛更损内陆啊,只要清庭承认我们延平王地位,称臣不纳贡,剃发不登岸就好,延平王意下如何”
听了郑泰的话,你思考了一下:清庭这样做虽然对我们有伤害,但是更多的是伤害福建沿海的老百姓了。
百姓迁界要迁多少呢?电视剧中似乎没有交待,史料中有的说向内地迁30里,有的说40里,有的是50里乃至200多里,就按30里来算,五六个省加起来,这会造成何等规模的土地抛荒?会让多少老百姓失去自己的家园?
据康熙朝工部尚书杜臻记载,“迁界禁海实施后,仅广东一省,就因为迁界禁海荒芜了31692顷土地,福建的数字是25940顷,两省合计抛荒5759600亩!这只是两省,数字就已经如此惊人。
所以,迁界禁海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劳师动众,主动让出沿海的大片土地,实在是下下策。
如广东巡抚王来任就曾上疏反对:“缩地迁民,弃其门户而守堂奥,臣未之闻也。”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也曾上疏反对说:何必为了郑经这个盘踞绝岛的“残孽”,而把五省边海的大片土地划为界外?自古帝王致治,得一土则守一土,怎么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